泉州市天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95-8807 2355 0595-2266 4222
传真:0595-8807 2755
销售电话:15392215222
全国服务热线:15392215222
电子邮件:562498845@qq.com
联系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清濛经济开发区盛泰路2号
(极早期)储能热失控预警系统
一、前言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日益加深,储能系统作为稳定电力供应的关键环节,储能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其中,火灾探测和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对于保障电站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储能电站通常包含大量的电池组和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高温、电火花和电气故障,从而引发火灾风险。然而,传统的火灾探测方法往往无法准确检测这些复杂的风险因素。此外,由于电池组数量众多,火灾发生时往往很难快速定位着火点,给灭火和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与传统火灾相比,电池热失控火灾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总结如下:
(1)温升速率高。电池在滥用条件下会自发地发生放热反应。触发热失控后,电池内部放热反应剧烈,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使电池温度急剧升高。热失控过程中电池的最大温升速率甚至超过100 ℃/s,表面温度超过1000℃。如此高的温度远超电池模块内外其他可燃材料燃点,易导致更大的火灾事故;
(2)伴随剧烈射流火,且热释放速率高。随着温度的攀升,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加剧并释放大量的气体,气体在电池内部不断积聚,导致内压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阈值时,电池安全阀破裂并喷出大量可燃气体、电解液及材料颗粒,产生剧烈的射流火,火焰高度甚至可以达到1-2 m。
(3)火灾蔓延速度快。当电池模组中某一电池失效而触发热失控时,紧密排列布置可以将热量迅速传递到邻近电池,造成电池模组内发生热失控传播,引发灾难性后果。
(4)灭火难度大,火灾易复燃。热失控过程中,大部分放热反应均发生在电池内部。而由于外壳的阻碍,灭火剂很难进入电池内部阻断热失控链式反应。因此,灭火过程中,电池内部仍持续产生热量,导致火灾难以扑灭。即使成功扑灭火灾,若无法彻底降低电池温度,消除热源,依然难以抑制内部化学反应。此时,点火源、可燃物及氧化剂三要素均未消除,灭火剂释放结束后电池火灾容易复燃。
(5)火灾具有爆炸风险。热失控过程产生大量气体,包括CO、CO2、CH4、C2H4、H2和电解液蒸汽等。
(6)热失控气体具有毒害性。电池火灾中产生的气体除具有可燃易爆性之外,还具有一定毒害性,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O是火灾中最具毒性的气体之一,可与氧气竞争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降低血红蛋白的供氧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受损。
二、产品主要功能
采用多种感知传感器和AI算法,能够实现对复杂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根据电池热失控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烟雾、温度、一氧化碳、氢气等传感器收集相应数据,并通过AI算法对电池热失控不同阶段的变化进行逻辑研判及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电池热失控早期状态的监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探测器分为两种类型:
TL-XF002/A(极早期)储能簇级感知终端
TL-XF002/B(极早期)多功能储能簇级感知终端
➢ 可探测烟雾、温度、微粒子、一氧化碳、氢气多种类型气体采集(可选配)
➢ 开放式通信协议MONDBUS-RS485二总线、CAN二总线通讯协议
➢ 不同类型报警阀值可设
➢ 通型总线类型:总线供电即是电源又是信号,或者DC24V供电,信号二总线
➢ 报警继电器常开或常闭联动输出
➢ 无线组网输出:4G或LORA(选配)
➢ 产品超小体积设计,不占空间,方便安装
三、产品对比优势
产品名称 | 采用技术 | 探测阶段 | 报警类型 | 采样方式 | 是否受环境因素影响 | 环境温度 | 水雾/灰尘过滤防误报 | 管道自清洁功能 | 监测范围 | 智能联动 | 可视化 | 安装方便程度 | 扩展功能 | 告警模式 |
(天龙科技)储能电站主动式安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 进品名牌激光传感器,采集纳米微粒子、特征气体、BMS联合分析 | 空气中粒子烟雾浓度 | 极早期空气中探测 | 主动 | 不受 | 0-220℃告警可设置 | 有 | 有 | 可覆盖整个预制舱 | 开放式协议,多种通信方式,MONUS-RS485、LORA、4G等有线或无线通信、兼容性强。 | 数字化曲线、参数值显示、多维AI算法判断。 | 不需停电,安装极为方便,监测保护全方位探测。 | 一氧化碳、氢气超限告警 | 5级预警 |
点式感烟 | 遮光率、可见烟雾 | 浓烟火灾 | 事后型烟雾必须进入腔体内部 | 被动 | 受 | 无 | 无 | 无 | 可覆盖整个预制舱 | 未开放式协议,MONUS-RS485、4G等有线或无线通信 | 无 | 不需停电,安装方便。 | 无 | 单一报警 |
红外测温 | 红外测温仪通过捕捉这些从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得出物体的温度。 | 温度变化值 | 事后型 | 主动 | 受 | 无 | 无 | 无 | 接触物体部份 | 未有开放接口 | 温度变化值 | 停电安装,体积大、不易固定,监测固定位置,保护不全面。 | 无 | 单一报警 |
光纤测温 | 光纤测温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媒介来测量温度的技术。它基于光信号的传输和检测,通过分析光信号的变化来确定温度。 | 温度变化值 | 事后型 | 主动 | 受 | 无 | 无 | 无 | 接触物体部份 | 继电器报警输出 | 温度变化值 | 停电安装,通过缠绕方式,蜘蛛网形式。易折、易断、不耐高温的特点,并且布线难度较大,存在光纤线电极之间有灰尘或潮湿过程造成“爬电”风险。 | 无 | 单一报警 |
测温探测器 | 接触式感温、材质表面温度 | 温度变化值 | 事后型 | 主动 | 受 | 无 | 无 | 无 | 接触物体部份 | 未开放式协议,MONUS-RS485、4G等有线或无线通信 | 温度变化值 | 停电安装,单一监测位置,保护不全面。 | 无 | 单一报警 |
四、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内容 |
1 |
本机工作电压 |
DC24V |
2 |
额定电流 |
70mA |
3 |
检测原理 |
烟雾、温度、一氧化碳、氢气 |
4 |
通信接口 |
MONDBUS-RS485和CAN总线(选配) |
5 |
安装方式 |
直接固定 |
6 |
工作环境温度 |
-40+80℃ |
7 |
工作环境湿度 |
10RH%—90RH% |
8 |
长×宽×高(㎜)
|
115×49×21 |